《白杨礼赞》是茅盾先生的散文作品,赞美了白杨树的坚韧和不屈精神。文章通过对比白杨树与楠木、榕树,强调了白杨树的平凡与伟大,象征着北方农民的质朴和坚强。茅盾先生用白杨树的形象,表达了对北方农民的敬意和对民族精神的赞美。
《白杨》这篇课文通过借物喻人的手法,展现了白杨树的坚韧与边疆建设者的崇高精神。故事从孩子们对白杨树的争论开始,引出父亲对白杨树特性的描述,进而表达了父亲扎根边疆、建设边疆的决心,以及希望孩子们也能成为边疆的建设者。
在一列穿越茫茫戈壁的火车上,窗外是一片荒凉,没有山,没有水,也无人烟。天地间一片浑黄,界限模糊。然而,沿着铁路线,一行白杨树成为了前进的标志,每隔几秒,窗外就会闪过它们高大挺秀的身影。一位旅客正凝视着这些戈壁上的卫士。
孩子们对白杨树产生了兴趣,争论着它们是树还是伞。父亲被孩子们的争论打断了沉思,他微笑着解释说,这是白杨树,它们总是那么直,那么坚强,无论遇到何种困难,都不软弱,也不动摇。
父亲的话语不仅仅是对白杨树的介绍,更是对自己心志的表白。孩子们虽然现在还不理解,但他们知道父亲在新疆工作,他们也将跟随父亲去新疆学习生活。在通往新疆的路上,白杨树随处可见,它们在这里生根发芽,为这片土地增添了生机。
父亲搂着孩子们,望着窗外的白杨树,再次陷入沉思。他看到,在一棵高大的白杨树旁,几棵小树正在风沙中茁壮成长,这让他露出了微笑。
《白杨》是袁鹰在60年代初的作品,当时许多内地青年响应党的号召,奔赴新疆,投身于大西北的开发和建设。作者通过赞美白杨树,歌颂了这些扎根边疆、建设边疆的建设者们,他们无论在多么艰苦的条件下,都能像白杨树一样坚强不屈。
课文通过父亲和孩子们在火车上的对话,让孩子们了解到白杨树的特性,以及它们在边疆的重要性。白杨树的形象成为了边疆建设者的象征,它们在需要的地方生根发芽,展现出了坚韧和生命力。
袁鹰,原名田复春,后改名田钟洛,1924年生于江苏省淮安。他是中国当代著名的作家、诗人、儿童文学家和散文家。袁鹰出生于一个破败的地主家庭,1943年考入之江大学教育系,并在校期间参与编辑多个报刊。1945年加入中国共产党,之后在学生运动、文艺和宣传部门工作,长期担任记者和编辑。1954年成为中国作家协会会员。
袁鹰历任《世界晨报》、《联合晚报》副刊编辑,建国后担任《解放日报》文教组组长,《人民日报》文艺部副主任、主任,《散文世界》主编。四十多年来,他创作了大量散文、诗歌、报告文学和儿童文学作品。
©本文版权归作者所有,任何形式转载请联系我们:xiehuiyue@offercoming.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