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logan 专业知识问答平台!
佰学网 >学习助考 > 教育问答 > 先天下之忧而忧出自于谁的文章

先天下之忧而忧出自于谁的文章

原创 2025-02-24 10:00:33 次阅读

“先天下之忧而忧”出自宋代文学家范仲淹的文章《岳阳楼记》。这句话表达了作者以天下为己任的崇高精神,强调在国家和人民面临困难时,应先于他人忧虑并寻求解决之道。范仲淹通过这句话,传达了一种超越个人得失,关注国家和民族命运的责任感和使命感。

“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这一流传千古的名句,源自北宋政治家、文学家范仲淹的《岳阳楼记》。范仲淹(989-1052年),字希文,谥号文正,以其雄健的文笔和深刻的政治抱负著称。

范仲淹与《岳阳楼记》

范仲淹在庆历六年(1046年)应巴陵郡太守滕子京之邀,为重修的岳阳楼撰写了这篇记文。当时,范仲淹正身处政治漩涡之中,他的新政因触犯保守派利益而失败,本人也遭到贬谪。《岳阳楼记》不仅是对岳阳楼壮丽景色的描绘,更是他政治理想的抒发。

名句的语境与释义

在《岳阳楼记》的末段,范仲淹写道:“嗟夫!予尝求古仁人之心,或异二者之为,何哉?不以物喜,不以己悲,居庙堂之高则忧其民,处江湖之远则忧其君。是进亦忧,退亦忧。然则何时而乐耶?其必曰‘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乎!噫!微斯人,吾谁与归?”这句话的意思是,将国家和民族的利益置于个人之前,在天下人忧愁之前先担忧,在天下人享乐之后才享乐。无论是在朝廷还是江湖,都应以天下为己任,忧虑百姓疾苦和君主安危。

思想内涵与后世影响

范仲淹通过这句话表达了他的政治理念:以国家和民族的利益为重,时刻保持对国家和人民的忧患之心,无论是执政还是在野,都要以天下为己任。这种忧国忧民的精神,对中国传统文化产生了深远的影响,至今仍被视为为人处世的重要准则,激励着一代又一代的仁人志士。

©本文版权归作者所有,任何形式转载请联系我们:xiehuiyue@offercoming.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