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logan 专业知识问答平台!
佰学网 >学习助考 > 教育问答 > 驿路梨花写作背景是什么

驿路梨花写作背景是什么

原创 2025-04-06 14:40:19 次阅读

《驿路梨花》是现代作家彭荆风创作的一部短篇小说,写作背景是20世纪50年代的中国。当时正值新中国建立初期,国家百废待兴,人民生活艰苦。作者通过描绘一位老兵在边疆小镇的所见所感,反映了那个时代人们的生活状态和精神面貌。

彭荆风,一位杰出的军旅作家,自1950年春随人民解放军进入云南后,便在这片红土高原上扎根生活了68年之久。1977年,他的作品《驿路梨花》在《光明日报》上发表,这部短篇小说不仅是他出狱后的首部作品,也是他在被迫搁笔多年后的文学回归之作。

彭荆风在“文革”期间遭受了长达7年的牢狱之灾,而《驿路梨花》正是在这样的背景下诞生的。1977年秋,党中央号召学习雷锋精神,这一号召激发了彭荆风的创作灵感。他回忆起在边疆的岁月,那些朴实无华的人们和事,特别是那些在深山大岭中的小茅屋,以及默默为茅屋提供帮助的哈尼族人。这些先行者在离开前,总是不忘为后来的旅客留下一些帮助,这种无私的精神深深触动了彭荆风。

在经历了难以言说的苦难之后,彭荆风面对云南边疆纯朴的少数民族,对未来充满了美好的期待。《驿路梨花》正是在这样的情感驱动下创作而成,它不仅表达了作者对过去的反思,也展现了人性中的善良与美好。

彭荆风(1929年11月22日-2018年7月24日),汉族,祖籍江西萍乡,1950年加入中国共产党。他曾担任成都军区创作室主任,文学创作一级职称,并在1956年加入江西省作家协会。同年,彭荆风成为中国作家协会会员。1990年退休。他的长篇报告文学《解放大西南》荣获第五届鲁迅文学奖,而短篇小说《驿路梨花》则被选入中国初中学生课本,成为影响一代人的文学作品。

©本文版权归作者所有,任何形式转载请联系我们:xiehuiyue@offercoming.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