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logan 专业知识问答平台!
佰学网 >学习助考 > 教育问答 > 杜甫的登高为什么是古今七律第一

杜甫的登高为什么是古今七律第一

原创 2024-06-04 15:43:47 次阅读

杜甫的《登高》被誉为古今七律第一,原因如下:1. 诗歌结构严谨:《登高》遵循了七律的格律要求,每句七言,共八句,对仗工整,韵律和谐。2. 意象丰富:诗中运用了丰富的意象,如“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形象地描绘了秋天的景象。3. 情感真挚:杜甫在诗中表达了对国家和人民的忧虑,以及对个人命运的感慨,情感真挚,感人至深。4. 思想深刻:《登高》反映了杜甫对社会现实的关注和思考,具有较高的思想价值。5. 艺术成就:杜甫被誉为“诗圣”,其诗歌艺术成就卓越,《登高》作为其代表作之一,展现了其诗歌创作的高超技艺。佰学小编提醒:杜甫的《登高》因其严谨的结构、丰富的意象、真挚的情感、深刻的思想和卓越的艺术成就,被誉为古今七律第一。

在文学的世界里,尽管“文无第一”是普遍认同的观点,但人们对于文学作品的偏好却各有不同。有人可能会因为一首诗而深受感动,将其奉为心中的至宝。杜甫的《登高》正是这样一首诗,它被许多人推崇为古今七律之最。那么,究竟是什么让这首诗获得了如此高的评价呢?

格律之严谨:无与伦比的工整

律诗之所以被称为律诗,是因为它遵循着严格的格律。杜甫的《登高》在这方面的表现堪称无与伦比。诗中的每一联都严格对仗,甚至句中的每一个字都经过精心雕琢,却又不失自然流畅。首联以风、天与渚、沙,猿啸与鸟飞的自然景象起兴,句中对仗工整,展现了杜甫深厚的文学功底。

笔力之雄健:气势磅礴的描绘

《登高》的前四句以写景为主,开篇即以风急天高、渚清沙白等意象,通过白描手法勾勒出一幅动人的画面。颔联更是以简洁的笔触传达出沉郁苍茫的情感,展现了杜甫笔力的雄健。后四句则转向抒情,通过万里悲秋、百年多病等词句,深刻表达了诗人内心的愁苦与悲哀。

意境之悠远:引人入胜的境界

诗中的中间两联,通过无边落木、不尽长江等意象,将读者的视角从广阔的空间延伸到深远的时间,营造出一种悠远的意境。而潇潇下与滚滚来的描绘,更是让秋天的悲凉与长江的汹涌生动地展现在读者面前,使人仿佛身临其境,与诗人的情感产生共鸣。

《登高》原诗与译文

以下是《登高》的原文与译文,以供读者欣赏与理解:

 风急天高猿啸哀,渚清沙白鸟飞回。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万里悲秋常作客,百年多病独登台。艰难苦恨繁霜鬓,潦倒新停浊酒杯。 

译文如下:

 风急天高猿猴啼叫显得十分悲哀,水清沙白的河洲上有鸟儿在盘旋。无边无际的树木萧萧地飘下落叶,望不到头的长江水滚滚奔腾而来。悲对秋景感慨万里漂泊常年为客,一生当中疾病缠身今日独上高台。历尽了艰难苦恨白发长满了双鬓,衰颓满心偏又暂停了浇愁的酒杯。 

杜甫简介

杜甫(712~770),字子美,自号少陵野老,是唐代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他的作品深刻反映了社会现实,表达了对国家和人民的深切关怀。杜甫的诗歌艺术精湛,被后世尊称为“诗圣”。他的代表作有“三吏”、“三别”等,作品收录于《杜工部集》中,纪念地包括杜甫草堂、杜甫墓等。

杜甫的《登高》以其严谨的格律、雄健的笔力和悠远的意境,成为古今七律中的佼佼者,深受历代文人墨客的喜爱和推崇。

©本文版权归作者所有,任何形式转载请联系我们:xiehuiyue@offercoming.com。

相关内容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