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logan 专业知识问答平台!
佰学网 >学习助考 > 教育问答 > 惠崇春江晓景还是晚景

惠崇春江晓景还是晚景

原创 2025-04-02 14:50:29 次阅读

惠崇春江晓景是描绘早晨景色的画作。这幅画展现了春日江边的清晨景象,通过细腻的笔触捕捉了春天的生机与宁静。画面中,江水、树木、飞鸟等元素共同构成了一幅和谐而生动的自然画卷,传达出画家对春天早晨美景的赞美和热爱。

关于苏轼的《惠崇春江晓景》一诗,其标题一直存在争议。历史上,这首诗的名称既有“晓景”也有“晚景”。尽管存在这样的分歧,但无论是“晓景”还是“晚景”,它们都指向同一首描绘春江美景的诗作。

在不同的版本和注本中,我们可以看到“晓景”与“晚景”的使用情况不一。例如,人民文学出版社出版的钱钟书先生选注的《宋诗选注》中,题目为《惠崇〈春江晓景〉》;上海古籍出版社出版的《绝句三百首》同样采用了“晓景”。然而,同样是上海古籍出版社出版的,由朱东润主编的《中国历代文学作品选》中编第二册,却将诗题定为《惠崇〈春江晚景〉》。而《东坡全集》及清代以前的注本则多采用“晚景”。

《惠崇春江晓景》原文

竹外桃花三两枝,春江水暖鸭先知。

蒌蒿满地芦芽短,正是河豚欲上时。

翻译

在竹林之外,几枝桃花初绽,鸭子在水中嬉戏,它们最先感知到春江水的温暖。河滩上蒌蒿遍布,芦笋开始抽芽,而河豚正逆流而上,从大海游回江河。

苏轼简介

苏轼,字子瞻,号东坡居士,世称苏东坡,是北宋时期著名的文学家、书法家和画家,同时也是一位历史治水名人。他出生于眉州眉山(今四川省眉山市),祖籍河北栾城。苏轼在诗、词、散文、书法和绘画等多个领域均有卓越成就,被誉为北宋中期文坛的领袖。他的文风纵横恣肆,诗歌题材广泛,风格清新豪健,善于运用夸张比喻,与黄庭坚并称“苏黄”;他的词作开创了豪放派,与辛弃疾并称“苏辛”;他的散文著述宏富,风格豪放自如,与欧阳修并称“欧苏”,被列为“唐宋八大家”之一。苏轼的书法被誉为“宋四家”之一,他擅长文人画,尤其擅长画墨竹、怪石、枯木等。他的主要作品包括《东坡七集》、《东坡易传》、《东坡乐府》以及《潇湘竹石图卷》、《古木怪石图卷》等。

©本文版权归作者所有,任何形式转载请联系我们:xiehuiyue@offercoming.com。

相关内容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