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受命于天既寿永昌”意为:被天命所赋予,寿命长久且繁荣昌盛。这句话通常用来表达对某人或某事的赞美和祝福,意味着其得到了天意的眷顾,将会拥有长久的寿命和持续的繁荣。
“受命于天既寿永昌”这一短语蕴含着深远的历史和文化意义。它不仅体现了古代帝王对自身权威的神圣化,也反映了皇权与天命紧密相连的观念。在古代中国,帝王们常以“天子”自居,认为自己是天命所归,代天管理人间。因此,这一短语不仅是对帝王权威的肯定,也是对其统治合法性的强调。
此短语最早由秦国的李斯所书,并刻在了传国玉玺上。传国玉玺,又称传国玺或传国宝,是中国历代皇帝相传的印玺,象征着皇权的正统与合法。玉玺的制作奉秦始皇之命,其方圆四寸,上纽交五龙,正面刻有李斯所书的“受命于天,既寿永昌”八个篆字。这八个字不仅代表了帝王的权威,也是对其统治的永久性的一种期许。
在历史文献中,如《汉书》中也有类似的表述,但通常所指的还是李斯所书的这八个字。历代帝王都将得到传国玉玺视为一种荣耀,认为它象征着自己“受命于天”,而失去它则意味着“气数已尽”。因此,传国玉玺不仅是一个权力的象征,更是一个国家的重要宝物。没有玉玺的皇帝,往往会被视为“白版皇帝”,缺乏正统性和权威性,从而受到世人的轻视。
传国玉玺在历史上的地位如此重要,以至于它成为了争夺权力的象征。无数的争夺和战争围绕着它展开,使得传国玉玺历经沧桑,多次易主。经过两千多年的流转,传国玉玺最终消失在历史的长河中,至今下落不明,成为了一个令人扼腕叹息的谜团。
©本文版权归作者所有,任何形式转载请联系我们:xiehuiyue@offercoming.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