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logan 专业知识问答平台!
佰学网 >教育 > 立知教育 > 孔子主要学说

孔子主要学说

原创 2023-04-17 20:39:09

孔子学说的主要内容是以伦理思想为核心,以“仁”道”、“德”、“义”、“礼”这五个中心概念,并论述了孔子的伦理思想、教育思想以及政治思想等道德范畴的阐发为主要内容,鲜明地体现了儒学伦理的思想特色。孔子的治学态度主要表现为四个方面:一、不知不作。二、择善而从。三、由博求约。四、学思并重。

孔子提出了儒家学说。儒家学说维护“礼治”,提倡“德治”,重视“人治”,为历代儒客尊崇。儒家思想对封建社会的影响很大,被封建统治者长期奉为正统思想。儒家学派对中国,东亚乃至全世界都产生深远的影响。

孔子,中国古代思想家、政治家、教育家,儒家学派创始人。孔子是当时社会上最博学者之一,在世时就被尊奉为“天纵之圣”、“天之木铎”,更被后世统治者尊为孔圣人、至圣、至圣先师、大成至圣文宣王先师、万世师表。其思想对中国和世界都有深远的影响,其人被列为“世界十大文化名人”之首。

扩展资料:

关于理想人格,作者认为,孔子哲学以伦理思想为基本,所以孔子思想的焦点及其言论的重心,无非是要培养道德,提高人格,以达于理想的境地。

孔子用以表示理想人格的,有几个不同的名称。就所用次数多寡而言,孔子用得最多的是君子,其次为仁者,再次为贤者、圣人与善人,用的次数最少的是成人与大人。但简而言之,孔子所认为的理想人格就是指君子,孔子所期望众人养成的,亦可说是君子的人格。

关于政治主张,作者认为,孔子的政治思想是在他的道德思想的基础上形成的。在孔子眼中,治国之道与齐家之道是相同的,政治的作用与目的在于正众。

正众的途径,应以德化礼治为主,但亦不完全废除刑罚,要礼刑并用,以礼治本,以刑制标。孔子理想上的政治,要做到。近者悦,远者来”。要做到这一点,只能勤修文德不以能用武力。

©本文版权归作者所有,任何形式转载请联系我们:xiehuiyue@offercoming.com。

来自佰学网

刘老师

中国人大教育学硕士

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