响午和晌午实际上是同一个概念,都是指中午时分,大约是11点到13点之间。两者没有区别,只是不同地区的方言表达方式不同。响午多用于北方方言,晌午则在南方方言中较为常见。
“响午”实际上是对“晌午”一词的误写。“晌午”是一个具有地域特色的词汇,尤其在中原地区,它指的是早饭后到午饭前的时间。这个时间段在不同地区有着不同的定义,有的地方将其视为中午或正午,而有的地方则指下午15:00至17:00的时段。此外,在一些地方,晌午还指一日五餐中的一餐,即早饭、晌午、晚饭和晚点之间的一餐。
在文学作品中,“晌午”一词也频繁出现,用以描绘特定的时间段。例如,在施耐庵的《水浒传》中,有描述未及晌午,马已到来,员外便请鲁提辖上马,叫庄客担了行李的情景。而在《金瓶梅》中,有提到“我只说你日头常晌午,却怎的今日也有错了的时节”,这里的“晌午”指的是中午时分。曹雪芹的《红楼梦》中也有提及,如“至晌午,贾母便回来歇息”以及“过了晌午,便摆开桌子吃酒”。《儿女英雄传》中也有描述:“这天待好晌午歪咧,管保也该饿了。”这些例句都体现了“晌午”在不同文学作品中的使用,以及它在不同语境下的具体含义。
©本文版权归作者所有,任何形式转载请联系我们:xiehuiyue@offercoming.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