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logan 专业知识问答平台!
佰学网 >学习助考 > 教育问答 > 鸡犬相闻是什么意思

鸡犬相闻是什么意思

原创 2025-04-28 10:28:23 次阅读

“鸡犬相闻”这个成语意味着邻里之间关系亲近,彼此之间非常熟悉,以至于连鸡和狗的叫声都能相互听到。它源自古代社会,用来形容人们生活在一个紧密相连的社区中,相互之间有着密切的联系和交流。

“鸡犬相闻”是一个汉语成语,拼音为jī quǎn xiāng wén,形象地描绘了人烟密集的景象。这个成语最早出现在《老子》一书中,其中描述了一个理想化的宁静社会,邻里之间可以听到鸡鸣狗吠的声音,但人们却过着互不往来的生活。

成语释义:这个成语通过鸡鸣狗吠的声音都能被彼此听到,来比喻人们居住得非常接近,也用来指代人口密集的地区。

成语出处:源自先秦时期李耳(老子)的著作《老子》。在书中,老子描述了一个理想的社会状态,其中提到“邻国相望,鸡犬之声相闻,民至老死不相往来”,展现了一种即使邻国之间能够听到鸡犬之声,但人民之间却鲜有交流的生活状态。

成语典故:老子(李耳)主张顺其自然,提倡“小国寡民”和“无为而治”的社会理想。他认为,即使拥有高效的工具也不应使用,使人民畏惧艰险而不迁徙远方。他希望人们能够回归到结绳记事的远古时代,满足于基本的生活需求,安居乐俗,即使邻国之间能够听到鸡犬之声,人民也直到老死不相往来。

哲学思想:老子的哲学思想在中国封建社会中与孔子的哲学思想相互抗衡,两者相互交融发展。儒家在处理人与社会的关系方面有其独特贡献,而道家则在认识人与自然的关系方面展现了深刻的哲理。

成语用法:这个成语作为主谓式结构,常用作谓语,用来描述人口密集的景象。例如,在描述乡下景色时,可以说“乡下景色优美,鸡犬相闻,呈现出一派和谐的景象”。

近反义词:与“鸡犬相闻”相对的反义词是“鸡犬不闻”,意味着完全听不到鸡鸣狗吠的声音,形容人烟稀少。

例句:在《镜湖自撰年谱》中有这样的描述:“至则见山居海中,田在山中,虽环田皆山,仍是平畴,不独田皆肥美,并居民稠密,中间亦有庙宇,鸡犬之声相闻,意武陵渔人所遇之境,不过如是。”另外,晋代陶渊明在《桃花源记》中也提到了“阡陌交通,鸡犬相闻”,描绘了一个与世隔绝但生活富足的乌托邦。

©本文版权归作者所有,任何形式转载请联系我们:xiehuiyue@offercoming.com。

相关内容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