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藤野先生》是鲁迅先生的一篇散文,主要内容是回忆和怀念他的日本老师藤野严九郎。文章通过叙述鲁迅在日本留学期间与藤野先生的交往,展现了藤野先生严谨的学术态度和对鲁迅的关心与帮助,表达了鲁迅对老师的尊敬和感激之情。鲁迅(1881-1936),原名周树人,中国现代文学的奠基人之一,杰出的文学家、思想家、革命家。他的作品深刻揭示了社会现实,具有强烈的批判精神和启蒙意义,对中国现代文学产生了深远影响。
《藤野先生》是鲁迅先生于1926年在厦门大学任教期间创作的一篇回忆性散文,记录了他在仙台医学专门学校的留学生活和与藤野严九郎先生的深厚师生情谊。这篇文章不仅展现了藤野先生的高尚品德和对中国人民的友谊,也反映了鲁迅先生的爱国主义思想和对学术严谨性的追求。
文章讲述了鲁迅在日本求学期间,遇到了藤野先生这位教授,他不仅教授鲁迅修改讲义和解剖图,更教会了他做学问的严谨态度。藤野先生对鲁迅没有民族偏见,视其为一个普通的学生,给予关爱和指导。当鲁迅决定离开仙台,放弃医学时,藤野先生赠予他一张照片,并在背面写下“惜别”二字,表达了他对鲁迅的深厚情感。在鲁迅的记忆中,藤野先生是最为感激的老师之一。
《藤野先生》通过赞扬藤野先生的正直、热诚和认真负责的品德,展现了鲁迅先生的爱国主义情怀。
《藤野先生》不仅是一篇回忆性的散文,也是《朝花夕拾》中的经典之作。藤野先生的公平、真诚和大爱,给鲁迅先生留下了深刻印象。文章中,藤野先生的品格与当时日本军国主义的毒害形成鲜明对比,更显难能可贵。他对中国人没有偏见,胸怀宽广,踏实诚恳,诲人不倦,这种学术无国界的精神让人感动。
文章还记录了鲁迅先生弃医从文的原因,展现了他思想上的重大转变。在看完一场中国人围观砍头的电影后,鲁迅的思想发生了彻底的改变,他意识到灵魂上的“麻木”比肉体上的疾病更不可接受。鲁迅将一生奉献给了文学和民族,展现了强烈的国家和民族责任感。
《藤野先生》让我们了解到藤野先生的高贵品格和超越国界的大爱,同时也让我们更加了解鲁迅。伟大的人之所以伟大,是因为他们心中始终装着人民,并将此作为己任,鞠躬尽瘁。我们后辈应继承和发扬这样的精神,肩负起时代的重担,为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而努力。
鲁迅(1881年9月25日~1936年10月19日),原名周樟寿,后改名周树人,字豫山,后改字豫才,浙江绍兴人。他是中国著名的文学家、思想家、革命家、教育家和民主战士,新文化运动的重要参与者,中国现代文学的奠基人之一。早年与厉绥之和钱均夫同赴日本公费留学,于日本仙台医科专门学校肄业。“鲁迅”是他在1918年发表《狂人日记》时所用的笔名,也是最为广泛的笔名。
©本文版权归作者所有,任何形式转载请联系我们:xiehuiyue@offercoming.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