暗度陈仓是一个汉语成语,意思是指在敌人毫无察觉的情况下,秘密地采取行动。这个成语来源于古代战争策略,意指在不引起对方注意的情况下,巧妙地进行军事行动或布局。它强调了隐蔽性和出其不意的重要性。
“暗度陈仓”这个成语源自古代战争策略,意指在表面上采取某种行动以迷惑敌人,而实际上却暗中进行另一项行动以达成真实目的。这种策略在历史上被多次运用,以达到出其不意、攻其不备的效果。
成语“明修栈道,暗度陈仓”中的“暗度陈仓”常被单独使用,它描述了一种军事策略,即在正面制造假象以吸引敌人注意力,同时从侧翼发动突袭。这种策略不仅在军事上有效,也被引申到日常生活中,用以描述通过明显的行为来掩盖真实意图的行为。
“暗度陈仓”的典故与刘邦有关。据《史记·高祖本纪》记载,项羽分封诸侯时,将刘邦封为汉王,领地包括巴蜀、汉中三郡。刘邦在前往领地的途中,命令部下烧毁栈道,以此向项羽表明自己没有向东扩张的意图。然而,当刘邦积累了足够的实力后,他迅速抓住时机,挥师东进,意图与项羽争霸。韩信提出了“明修栈道,暗度陈仓”的计策。
陈仓是刘邦进入关中的必经之路,两地之间有险峻的山脉和雍王章邯的重兵防守。刘邦按照韩信的计策,派遣樊哙带领一万人修复栈道,并限定一月内完成。这个任务显然不可能在规定时间内完成,因此迷惑了陈仓的守将。而实际上,刘邦的精锐部队通过不为人知的小道翻山越岭,偷袭了陈仓。
通过这一策略,刘邦成功地进入了关中并站稳了脚跟,这标志着他开创汉王朝事业的开始。这个故事不仅展示了“暗度陈仓”策略的军事应用,也体现了其在政治和日常生活中的深远影响。
©本文版权归作者所有,任何形式转载请联系我们:xiehuiyue@offercoming.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