定向生政策是中国教育体系中的一项特殊招生计划,旨在为边远地区、少数民族地区以及工作环境较为艰苦的行业培养专业人才,并确保这些地区和行业能够获得一定数量的毕业生。这项政策不仅有助于平衡教育资源,也是国家对于特定地区和行业人才需求的一种响应。
定向生的定义及招生流程
定向生是指那些在入学前与高校及定向就业单位签订定向就业协议的学生。他们自愿填报相关高等学校的定向就业招生志愿,并在被录取后,按照政策规定,与高校和定向单位签订就业协议。这种招生方式被称为“定向招生,定向就业”,是各地高招统招计划的一部分。教育部直属高校每年还会针对农业、林业、地质、能源等国家重点部门和行业进行定向招生。自2012年起,“十二五”规划期间,每年在全国普通高校招生年度计划总增量中安排1到3万名本科招生计划,专门面向集中连片特殊困难地区和国家级贫困县的考生,实行定向招生。
定向生与统招生的主要区别
定向生与统招生在含义、招生范围和政策目的上存在明显差异。定向生特指“定向就业招生”,而统招生则是指通过全国统一招生选拔考试,依照招生计划统一招录的学生。定向招生主要集中在内蒙古、广西、贵州等九省区,以及农业、林业等国家重点行业和项目中,而统招生则是面向全国,没有专业上的限制。定向招生政策是为了解决艰苦地区、艰苦行业以及国防、军工等国家重点建设项目中人才分配和留存的问题,而统招生则是为了满足全国范围的教育需求。
©本文版权归作者所有,任何形式转载请联系我们:xiehuiyue@offercoming.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