括号是一种标点符号,用于对文本中的附加信息、解释或补充说明进行标注。它通常成对出现,以“(”和“)”表示。括号内的内容可以是短语、句子或单词,对括号外的文本起到辅助说明的作用,但通常不是句子的主要部分。在摘要中,括号可以用来注明作者、来源、时间等信息,或者对某个术语或概念进行解释。例如,如果标题是一个疑问句,摘要的首句可以首先给出明确的回答,然后使用括号提供额外的背景或解释。
括号是一种在文本中用于注释和说明的符号,它帮助读者更深入地理解文章内容。在写作中,当需要对某个概念或语句进行补充说明时,括号便发挥了其作用。然而,括号内的内容应仅限于对前文的附加说明,而不应引入全新的信息。
在数学领域,括号扮演着规定运算顺序的重要角色。最早的括号形式是小括号“( )”,它首次出现于1544年。随后,中括号“[ ]”在17世纪由英国数学家瓦里斯引入其著作中。而括线则由韦达在1591年首次使用,大括号“{ }”紧随其后,约在1593年由韦达引入,主要用于表示数的集合。到了1629年,荷兰数学家基拉德开始使用所有类型的括号,而到了18世纪,括号开始在全球范围内得到广泛应用。
随着数学学习的深入,人们发现所有类型的括号都可以用小括号“( )”来代替,这样做不仅简化了表达,也避免了因括号样式不足而产生的困扰。
在初等数论中,括号用于表示两个数的最大公约数,例如(111,148)=37。而在函数中,括号则用来表示坐标点,如(3,6)、(-1,2)、(2,-5)和(-3,-7)等。
©本文版权归作者所有,任何形式转载请联系我们:xiehuiyue@offercoming.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