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十四桥明月夜”是唐代诗人杜牧的名句,出自其诗作《寄扬州韩绰判官》。这首诗描绘了扬州二十四桥的月夜美景,表达了诗人对友人韩绰的思念之情。以下是这首诗的全文:青山隐隐水迢迢,秋尽江南草未凋。二十四桥明月夜,玉人何处教吹箫?诗中“二十四桥明月夜”一句,形象地勾勒出了扬州二十四桥在月光下的迷人景色,成为流传千古的名句。
唐代诗人杜牧以其《寄扬州韩绰判官》中的名句“二十四桥明月夜”流传千古。这首诗描绘了一幅江南秋夜的美景,表达了诗人对友人的思念之情。诗中写道:“青山隐隐水迢迢,秋尽江南草木凋。二十四桥明月夜,玉人何处教吹箫。”青山的轮廓在远处若隐若现,江水悠悠长流,深秋时节,江南的草木尚未凋零。在扬州二十四桥的月光下,景色显得分外迷人,诗人不禁想象友人在何处聆听美人吹箫。
这首诗作于杜牧被任命为监察御史,从淮南节度使幕府返回长安供职之后。
杜牧(803年-852年),字牧之,唐朝著名诗人及文学家,出生于京兆万年(今陕西西安)。他是中唐时期宰相和史学家杜佑的孙子。在文宗李昂太和二年(828年)中进士,曾多年在地方官署担任幕僚,后出任黄州、池州、睦州、湖州等地刺史,官至中书舍人。晚年,杜牧居住在长安城南的樊川别墅,因此被称为“杜樊川”。他的著作《樊川文集》流传至今。杜牧生活在晚唐时期,社会危机日益加深,他从青年时期就关心国事,研究现实问题和历史经验,25岁时写下了著名的《阿房宫赋》。在文学创作上,杜牧以诗歌最为突出,尤其是近体诗七言绝句,深受后人推崇。他与同时代的杰出诗人李商隐齐名,合称“小李杜”。
©本文版权归作者所有,任何形式转载请联系我们:xiehuiyue@offercoming.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