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logan 专业知识问答平台!
佰学网 >学习助考 > 教育问答 > 水调歌头写作背景

水调歌头写作背景

原创 2024-10-20 07:40:27 次阅读

水调歌头是苏轼在宋神宗熙宁九年(1076年)中秋节所作。当时他与弟弟苏辙已七年未见,思念之情甚切。在密州任知州的苏轼,面对皓月当空,感慨万千,遂写下这首词,表达对亲人的思念和对人生无常的感慨。

《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创作背景

宋代文学家苏轼在熙宁九年(1076年)的中秋之夜,于密州(今山东诸城)创作了这首著名的《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当时,苏轼因与王安石等变法派政见不合,主动请求外放,先后在多个地方担任官职。在熙宁九年的中秋,苏轼与弟弟苏辙已经七年未能团聚,面对着明亮的月亮,他感慨万千,于是在酒意正浓之际,挥笔写下了这首词。苏轼,字子瞻,号东坡居士,是宋代著名的文学家、书画家,与父亲苏洵和弟弟苏辙并称“三苏”。他的文学成就极高,文章纵横恣肆,被列为唐宋八大家之一。他的诗歌题材广泛,风格清新豪放,善于运用夸张比喻,与黄庭坚并称“苏黄”。在词坛上,他开创了豪放派,与辛弃疾并称“苏辛”。苏轼的书法和绘画同样造诣深厚,他的作品集包括《东坡七集》、《东坡易传》和《东坡乐府》等。《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这首词,不仅表达了苏轼对弟弟苏辙的深切思念,也反映了他对人生无常和世事变迁的感慨。词中,苏轼以明月为引,抒发了对天上宫阙的向往和对人间情感的留恋,以及对人生悲欢离合的深刻理解。通过这首词,我们可以感受到苏轼那宽广的胸怀和深邃的情感,以及他对美好生活的无限向往。

©本文版权归作者所有,任何形式转载请联系我们:xiehuiyue@offercoming.com。

相关内容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