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亚土”上下结构组成的汉字念“垩”,读音为è。这个字在古汉语中指代白土,也用于比喻白色。
“垩”字,采用亚土上下结构,其拼音为ě。这个字有两个主要含义:一是白土,泛指可用于涂饰的土,如“白垩”(通称“白土子”或“大白”);二是用白土涂饰的动作,例如“垩墙”和“垩墁”。在书写上,“垩”字由九笔构成,笔画顺序为横、竖、竖、点、撇、横、横、竖、横。
“垩”字是一个形声字,由“土”和“亚”组成,其中“土”指代白色土,“亚”则表示宫廷禁卫圈。两者结合,本义是指用白色土标记的禁卫圈或警戒线,后来引申为涂饰用的白土以及用白土涂饰的动作。
“垩,白涂也。” ——《说文》
“大次之山,其阳多垩。” ——《山海经·西山经》。注:“垩似土,色甚白。”
“其土则丹青赭垩。” ——司马相如《子虚赋》
“天子诸侯黝垩。” ——《谷梁传·庄公二十三年》
随着时间的发展,“垩”字的含义也有所扩展,不仅指白土,也泛指可用于涂饰的各种颜色的泥土,如“垩灰”(石灰的别名)和“垩笔”(粉笔)。
“垩”字作为动词时,表示用白色涂料粉刷墙壁的动作。
“垩,涂也。” ——《广雅·释室》
“垩墁。” ——《后汉书·尹敏传》
“其祧则守祧黝垩之。” ——《周礼·司祧》
此外,“垩”字还与一些特定的事物相关联,如“垩帚”(粉刷墙壁的工具)、“垩室”(古时居丧者居住的屋子,四壁用白泥粉刷)、“垩车”(服丧者乘坐的涂白色的车)、“垩涂”(涂饰)以及“垩庐”(垩室)。
©本文版权归作者所有,任何形式转载请联系我们:xiehuiyue@offercoming.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