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logan 专业知识问答平台!
佰学网 >学习助考 > 教育问答 > 退避三舍的故事及主人公简介

退避三舍的故事及主人公简介

原创 2024-10-10 22:20:44 次阅读

退避三舍的故事发生在春秋时期,主人公是晋国的重耳。重耳在逃亡过程中,曾受到楚国的帮助。后来,晋楚两国发生战争,重耳为了报答楚国的恩情,下令军队主动后退三十里,即“退避三舍”。这一举动体现了重耳的仁义和智慧,最终晋国取得了战争的胜利。

“退避三舍”这一成语,原意指的是主动退让九十里,后来演变成了比喻退让和回避,用以避免冲突。这个成语的主人公是春秋时期的晋国公子重耳。

退避三舍的成语故事

在春秋时期,晋献公因听信谗言,误杀太子申生,并派人追捕其弟重耳。得知消息后,重耳逃离晋国,开始了长达十几年的流亡生涯。

经历了无数艰难险阻,重耳最终抵达楚国。楚成王对重耳的才能和潜力给予了高度评价,并以国君之礼相待。

在一次宴会上,楚王询问重耳,若将来有机会回到晋国并成为国君,他将如何报答楚王。重耳回答说,楚国已经拥有无数珍宝,晋国并无特别之物可以献上。楚王坚持要求重耳有所表示,重耳则承诺,若真能回国执政,他将与楚国保持友好关系。若两国不幸发生战争,晋军将先行退避三舍,以示尊重,若楚王仍不原谅,再行交战。

四年后,重耳果真回到晋国,成为晋文公,在他的领导下,晋国逐渐变得强大。

公元前633年,晋楚两军在战场上相遇。晋文公遵守诺言,命令军队后退九十里,驻扎在城濮。楚军误以为晋军畏惧,便贸然追击。晋军利用楚军的轻敌心理,集中兵力,最终大败楚军,赢得了城濮之战的胜利。

退避三舍的主人公

晋文公(公元前697年-公元前628年),姬姓,名重耳,是春秋时期晋国的第二十二任君主,公元前636年至前628年在位。他是晋献公之子,母亲为狐姬。晋文公以其卓越的文治武功,成为春秋五霸中的第二位霸主,与齐桓公并称“齐桓晋文”,是上古五霸之一。

©本文版权归作者所有,任何形式转载请联系我们:xiehuiyue@offercoming.com。

相关内容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