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logan 专业知识问答平台!
佰学网 >学习助考 > 教育问答 > 生灵涂炭的意思及典故

生灵涂炭的意思及典故

原创 2024-06-04 22:52:04 次阅读

生灵涂炭,意指百姓遭受战乱、灾难等严重苦难,生活困苦,民不聊生。典故出自《左传·昭公二十年》。昭公二十年,晋国大夫屠岸贾因与赵盾有仇,诬陷赵盾谋反,晋景公信以为真,下令诛杀赵氏一族。赵盾之子赵朔逃亡,途中遇到屠岸贾的追兵,赵朔的妻子庄姬为保护丈夫,将赵朔藏在一个炭窑中,自己则被屠岸贾杀害。后来赵朔逃出生天,恢复赵氏家族,但百姓却因战乱遭受涂炭之苦。

“生灵涂炭”是一个汉语成语,用以形容人民遭受极大的苦难,生活在极其艰难的环境中。这个成语中的“生灵”指的是人民,而“涂炭”则比喻了泥泞和炭火,形象地描绘了人们处于水深火热之中的悲惨境遇。该成语源自古代文献《尚书·仲虺之诰》,承载着深厚的文化内涵和历史意义。

成语的具体含义

“生灵涂炭”中的“生灵”即指百姓,而“涂”指泥沼,“炭”则指炭火。整个成语形象地描述了人民如同陷入了泥潭和火坑之中,遭受着极大的痛苦和伤害。这个成语通常用于表达人民生活在极度困苦的状态,而非用于描述自然灾害。在语法结构上,它作为主谓结构,可以充当谓语或宾语,且带有贬义色彩。

近义词与反义词

与“生灵涂炭”意义相近的成语有“水深火热”和“民不聊生”,这些成语同样用来形容人民生活困苦。相对地,表达国家安定、人民生活幸福的成语则有“国泰民安”和“安居乐业”,它们与“生灵涂炭”形成鲜明对比,反映了截然不同的社会状态。

成语的典故来源

“生灵涂炭”的典故源自中国历史上的一段战乱时期。据记载,在后燕和后秦联合攻打前秦之际,前秦的国都长安遭到围困,导致前秦君主苻坚被迫退守五将山,并最终被后秦俘虏并处死。苻坚之子苻丕在邺城驻守,得知父亲死讯后,在幽州刺史王永等人的支持下,于晋阳即位为帝,并封王永为左丞相。王永为了号召前秦军队讨伐后秦和后燕,发布了一篇檄文,其中提到:“自长安沦陷以来,国家一蹶不振,百姓生灵涂炭,生活在泥沼和炭火之中,痛苦不堪。”尽管各地官员响应号召,派出兵马集结临晋,但由于后秦军队过于强大,王永未能取得胜利,前秦的国力也日渐衰弱,最终被后秦所灭。

©本文版权归作者所有,任何形式转载请联系我们:xiehuiyue@offercoming.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