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logan 专业知识问答平台!
佰学网 >教育 > 教育精选 > 孔子兴观群怨说的内涵及意义

孔子兴观群怨说的内涵及意义

原创 2022-08-27 14:52:54

孔子兴观群怨说的内涵是诗的四种社会功能与美学作用。其中兴是指比兴,即抒发感情,影响读者的意志;观是指观风俗之盛衰,考见得失;群是指群居相切磋,即帮助人们沟通感情,提高修养;怨是指怨刺上政,即批评执政者的为政之失。意义:开创了中国文学批评史的源头。

兴观群怨出自《论语·阳货》第十七章,原文:“子曰:小子何莫学夫诗?诗,可以兴,可以观,可以群,可以怨。迩之事父,远之事君。多识于鸟兽草木之名。”

译文:孔子说:“同学们,为什么不学诗呢?学诗可以激发热情,可以提高观察力,可以团结群众,可以抒发不满。近可以事奉父母,远可以事奉君王;还可以多知道些鸟兽草木的名字。”

《论语·阳货》篇共26章。这一篇中,介绍了孔子的道德教育思想,孔子对仁的进一步解释,还有关于为父母守丧三年问题,也谈到君子与小人的区别等等。

©本文版权归作者所有,任何形式转载请联系我们:xiehuiyue@offercoming.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