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退避三舍”(舍,古时行军以三十里为一舍)原意指为了回避与对方的冲突,主动退让九十里。常用于比喻退让和回避,避免冲突。在句中一般作谓语、定语。退避三舍(拼音:tuì bì sān shè)是一个成语,该成语最早出自于《左传·僖公二十三年》。
《左传·僖公二十三年》:(晋公子重耳)及楚,楚子飨之,曰:“公子若反晋国,则何以报不谷?”对曰:“子女玉帛,则君有之;羽毛齿革,则君地生焉。其波及晋国者,君之余也。其何以报君?”曰:“虽然,何以报我?”对曰:“若以君之灵,得反晋国,晋楚治兵,遇于中原,其辟君三舍。
©本文版权归作者所有,任何形式转载请联系我们:xiehuiyue@offercoming.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