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乌托邦主义 “乌托邦”的词意含糊――既表示努力追求“福地乐土”的崇高,又表示寻找“乌有之乡”的徒劳――反映了乌托邦思维方式固有的含混性以及它同历史的含糊不清的关系。因为乌托邦是超历史的道德理想的产物,道德要求与历史现实之间的关系是一种最微妙而不确定的关系。
乌托邦主义是社会理论的一种,试图藉由将若干可预的价值和实践呈现於一理想的国家或社会,而促成这些价值和实践。乌托邦本意是“没有的地方”或者“好地方”。延伸为还有理想,不可能完成的事情。乌托邦是人类所希望的完美的前景,而历史则是人们正在创造的不完美的前景,两者并不是一致的。正是由于这种不一致的意识才赋予乌托邦思想以道德感伤的意义及其历史的含糊性。在道德上,乌托邦或许是“福地乐土”,而在历史上,却可能是“乌有之乡”。
©本文版权归作者所有,任何形式转载请联系我们:xiehuiyue@offercoming.com。